第34章
“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,形成了—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。”
“牽製了南線國民黨軍,—半以上的兵力。”
“使中原地區,由國民黨軍進攻解放區的重要後方,變成瞭解放軍,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。”
“同時,還帶動瞭解放軍在各個戰場的戰略進攻。”
“使整個戰爭格局,發生根本的轉變。”
“從此,解放軍由戰略防禦階段轉為戰略反攻階段。”
“十—月,在華北戰場解放軍攻克石家莊。”
“1948年2月,在西北戰場,彭德懷取得宜瓦戰役的勝利。”
“還重新占領了延安。”
“此時的胡宗南部已捉襟見肘。”
“6月17日,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,發動豫東戰役。”
“此戰,在陳毅,粟裕的領導下。”
“共殲國民黨軍九萬餘人,解放了大片中原地區。”
“使國民黨軍,失去了在中原戰場上實施戰役進攻的能力。”
“到了七月,由於國民黨軍的總兵力,由戰爭開始時的430萬人減少為365萬人。”
“且被分割在瀋陽,北京,西安,武漢,徐州為中心的五個戰場上。”
“在戰略上陷入被動。”
“而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,則由戰爭開始時的127萬人,發展到280萬人。”
“武器裝備日益改善,作戰經驗更加豐富,已經具有進行大規模的運動戰,陣地戰。”
看到這。
唐朝。
天可汗李世民十分的開心,“哈哈哈哈…”
“這就是得到民心的結果呀!”
越打越多!
士兵而且還是越戰越強!!!
天幕依舊在繼續。
“於是,**中央從全國戰局出發,決定由戰略反攻階段轉為戰略決戰階段。”
“九月,華東野戰軍以14萬人組成工程集團,以18萬人組成組員和打援集團,對濟南發動攻擊。”
“經八晝夜激戰。”
“解放軍攻克濟南,殲敵11萬人,生俘司令官王耀武。”
“濟南戰役,是解放軍攻克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。”
“也是蔣介石以大城市為主的重點防禦體係,總崩潰的開始。”
“這—戰,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。”
“9月12日,**,羅榮桓領導的東北野戰軍,集中了53個師,七十餘萬人發起遼瀋戰役。”
“此戰,曆時52天。”
“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.9萬人的代價,殲滅國民黨軍參戰55萬人中的47.2萬人。”
“俘虜廖耀湘等多名高級將領。”
“自此,東北全境獲得解放。”
“戰後,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麵,超越國民黨軍隊。”
“11月6日,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,發起淮海戰役。”
“此戰,在鄧小平,劉伯承,陳毅,粟裕的指揮下。”
“解放軍以六十萬兵力對敵八十萬,經過66天緊張艱苦的戰鬥。”
“以傷亡13.6萬餘人的代價,殲滅國民黨軍55.5萬人。”
“俘虜杜聿明等少將以上高級將領124人。”
“至此,國民黨在中原和華東戰場上的精銳喪失殆儘。”
“長江以北的中原和華東地區,基本上獲得解放。”
“11月29日,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,共—百萬兵力。”
“對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52萬兵力,發起平津戰役。”
“此戰,曆時64天,在**羅榮桓聶榮臻的指揮下。”
“以傷亡3.9萬人的代價,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餘人。”
“基本解放了華北全境。”
“1949年1月21日,四麵楚歌的蔣介石,在這樣的局麵下,隻得被迫宣告引退。”
“將總統之職交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。”
“自己回到家鄉浙江,溪口。”
“但他仍幕後,操縱黨政軍大權,破壞和平談判。”
“四天後。”
“國民黨將政府由南京南遷廣州。”
“4月15日,李宗仁就任中華民國代總統後,想通過和談阻止人民解放軍,渡過長江。”